他生於七夕,死於七夕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,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,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,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。據說這首《相見歡》六百多年無人能出其右。此詞的作者是古代最落魄的詞帝,也是最悲情的君王。後世感慨道:做個才子真絕代,可憐薄命做君王。 透過他的詩詞,我們重新認識這位千古詞帝——南唐後主李煜。作為皇帝,他是天下人眼裡的昏君;作為詞人,他是絕世的天才。他不想做皇帝,卻陰差陽錯成為國君;他只想好好作詩填詞,卻因一首詞送了性命。 李煜出生於937年的七夕節,是南唐吳王李景通的第六個兒子。他自幼目睹皇家奪權的血腥,夢想著做一個逍遙王孫,自由自在度過一生。可偏偏天不隨人願,隨著幾個哥哥相繼去世,最無心爭奪皇位的李煜卻成了太子。沒有人問他喜不喜歡,也沒有人問他願不願意。 25歲那年,他成為南唐國主,由此開始了他風雨飄搖的皇帝生涯。974年,大宋鐵蹄踏破南唐國門,直衝李煜面前。金陵城陷,南唐滅亡,李煜39歲淪為宋朝俘虜。國不幸,詩家幸,賦到滄桑巨變,宮詞從這裡開始。 亡國之恨、敗君之辱,真正將李煜捧上了詞帝的寶座。976年,李煜被押往汴京,宋太祖為了羞辱他,封其為“違命侯”,自此軟禁於別院之中。他已不再是被人捧著的皇,他的苦悶與孤寂只能通過詞來傾訴。幸運的是,他忽然發現,詞讓漂泊的靈魂落到實處,讓心安放在心靈的故土,更讓他以文人而非帝王的身份重生。 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。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。胭脂淚,相留醉,幾時重?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。 李煜42歲生日之時,故國已去,昔人不在,於是寫下《虞美人》:春花秋月何時了,往事知多少?小樓昨夜又東風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。雕欄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。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 才子生在帝王家,三千筆墨抵不過金戈鐵馬。最終,所有的無奈都只能化為一種悲涼。李煜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,他未能照亮南唐,卻用絕命之作燃燒了自己,照亮了詞壇。這首詞要了他的命,卻也給了他永恆的名。 我們很多人走過一生,既沒有好好體會過快樂,也沒有好好體會過悲傷,更沒有用全部心靈投入到一件事情上。這才是人生的遺憾。認真生活,感受快樂,感受痛苦,感受自己——這大概是我們從千古詞帝李煜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事。
10.21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