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形机器人经济看起来很复杂。直到你深入到物料清单(BOM)。 BOM不仅仅是一个成本表。它是一个“战略地图”。 它揭示了成本隐藏的杠杆,复杂性隐藏的护城河,以及硬件和软件的交汇或冲突之处。 - 当你知道如何阅读它时,BOM告诉你: - 哪些子系统推动成本与差异化 - 整合复杂性在哪里创造或侵蚀利润 - 什么知识产权值得拥有(机械、模型或数据) - 地理位置如何影响迭代速度 - 为什么有些公司像SaaS一样扩展,而其他公司则陷入硬件困境 让我们通过BOM的视角来看看机器人堆栈🔍 ⚙️ 驱动装置推动成本和护城河 每个机器人的基础是驱动装置。几乎一半的BOM成本就在那里,也是今天大多数防御能力所在。 电机、齿轮箱、扭矩系统: - 具有复杂的供应链 - 需要高水平的整合 - 竞争非常激烈 但它们也是战略堡垒。 像LeaderDrive、Harmonic Drive和Beite这样的供应商曾经在这里占据主导地位,拥有难以复制的知识产权,基于: - 紧密的公差 - 数十年的迭代 - 端到端的垂直整合 如果你控制了驱动器设计,你就控制了机器人的核心物理特性。 然而,这些系统现在正被以AI为中心的系统所取代,这些系统更注重动态行为和成本,较少依赖知识产权,而更多依赖强大的制造能力和良好的整体产品设计。 🧠 关键点:高成本 + 高知识产权 = 硬件护城河 💻 软件吞噬利润 但在堆栈上升时,杠杆发生了翻转。 计算、传感和模型层可能各占BOM的约10%,但它们不成比例地定义: - 适应性 - 自主性 - 随时间的成本压缩 芯片便宜。扭矩则不然。但与正确的堆栈配对时,计算会迅速复合。 这就是为什么像NVIDIA这样的公司不止于硅。他们拥有: - Isaac → 仿真工具 - GR00T → 基础控制模型 - 舰队学习循环 → 随着使用而变得更智能的系统 这就是GR00T的游戏手册:拥有模型、数据和学习循环,突然间,你的10%的BOM控制了80%的产品差异化。 这是利润像代码一样扩展的地方: - 舰队级学习循环 - API风格的单位经济 - 随时间降低的每单位成本 使用 → 数据 → 模型 → 自主性 → 使用 → 利润 🧠 关键点:低成本 + 模型/数据知识产权 = 软件护城河 🧩 整合创造利润或扼杀利润 硬件利润非常残酷——除非你拥有精密复杂性。 问题是:你是在组装零件吗?还是在工程行为? 如果一家公司: - 自制驱动器 - 针对特定行为调节扭矩曲线 - 端到端设计机电系统 那么它可能会承担高的销售成本。 但这不仅仅关乎防御能力,而是风险与利润的权衡。 拥有这一层意味着承担供应链复杂性、固件调优和精密控制。但如果做得对,可以将成本降低25%到50%,这对重硬件的参与者来说是一个严重的优势。 案例研究:Unitree的$16K人形机器人 Unitree的胜利不仅仅在于AI突破。他们通过工程化BOM赢得了胜利: - 本地采购驱动器(更便宜的电机)+ 自家制造(没有供应商利润) - 跳过多平面激光雷达(降低传感器成本) - 避免激进架构;仅对堆栈进行严格控制 - 共同定位供应链;90%的供应商在杭州几个小时内 以下是Unitree四足机器人的BOM的高层次分解: 西方公司通常无法匹配这一点——不是因为技术差距,而是因为他们缺乏供应链密度。 这减缓了迭代并膨胀了BOM。 🧠 关键点:低BOM + 紧密整合 = 速度 + 利润 💸 成本 ≠ 商品 低BOM并不保证利润。 高BOM并不意味着战略薄弱。 这取决于成本具体位于何处,以及是否有: - 模型/数据飞轮 - 机械知识产权 - 紧密的子系统整合 在商品化层面,成本节省往往只是传递给买方。 但在杠杆层面,它们解锁了复合优势。 🧠 关键点:成本只有在带来杠杆时才重要 🧬 看不见的BOM更重要 BOM中没有的东西往往定义了长期优势。 你不会找到舰队日志、ROS调优配置或仿真策略的列表,但这些层决定了: - 自主行为 - 边缘情况下的适应性 - 机器人之间的学习 - 随时间的利润扩展 这就是看不见的层: data → 模型 → 行为 → 更多数据 谁拥有这个循环,不仅降低成本,还能弯曲性能曲线。 🧠 关键点:BOM中没有的东西可能比有的东西更能定义长期防御能力。 🗺️ 如何像阅读战略地图一样阅读BOM BOM准确告诉你杠杆在哪里: - 驱动装置 → 高成本,高护城河,低利润 - 计算 → 低成本,高杠杆,高利润 - 通信/框架 → 低成本,低护城河,低利润 - 传感器 → 中等成本,日益商品化 因此,BOM成为利润特征的代理: - 高BOM + 高知识产权 → 硬件护城河(齿轮、驱动) - 低BOM + 模型/数据所有权 → 软件护城河(GR00T堆栈) - 高BOM + 低知识产权 → 两者的最坏情况(商品组装商) 随着机器人系统的发展,我觉得BOM将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评估技术约束、经济结构和机器人堆栈的战略杠杆。 感谢@chynaqqq & @castorhat (PrismaX),@karsenthil (Reborn),@xmercury_one (Xmaquina DAO),@ivailoj (Paper Ventures),@BlueHors3Shoe (No Limit Holdings),@shutterbugsid (Decentralised Co)对这篇文章的一些快速反馈和建议。
1.32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