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話題
#
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
#
有消息稱 Pump.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,引發市場猜測
#
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.Fun 風頭正勁
有人在FC上問:"這是為什麼?"
對我來說,這很簡單:不匹配的回報結構和缺乏品味的結合。
加密貨幣中主導的融資機制是風險投資,而風險投資的數學是圍繞10–100倍的結果和十年的時間跨度(首次公開募股、鉅額退出、壟斷遊戲)構建的。這個模型對於協議或基礎設施來說運作良好,但應用程序和工作室並不適合。它們更像是電影或遊戲行業:開發週期較短(1–3年),有明確的產品推向市場,並且收入希望超過成本。好的商業模式,但不適合風險投資的規模。
另一個問題是品味。大多數風險投資者並不在於押注美學或工藝。他們尋找護城河、市場、競爭、分銷——零和思維。但應用程序並不是零和的。最好的應用程序更像是電影:一些成為文化的標誌,其他則服務於小眾但有利可圖的受眾。驅動因素是品味,而不是護城河。而且很少有投資者圍繞這一點建立他們的品牌。
另一方面,零售也不是解決方案。說服一個風險投資者寫出10萬美元的支票很難,但說服5000個零售參與者每人拿出1000美元更難。這是協調地獄,加上這通常是他們唯一的投資,因此感知的風險極高。
所以中間的部分缺失了。沒有一池資本具有與資助電影工作室或遊戲發行商相同的風險特徵。如果在加密貨幣中存在這樣的資本,我認為你會看到真正引人注目的工作室獲得資金,一些優秀的應用程序被構建出來。現在,風險投資在一邊過於極端,而零售在另一邊過於分散。
熱門
排行
收藏